期刊封面
好的医学科普是怎样炼成的?打开互联网医疗的流量之门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医疗近些年来也慢慢发展起来。由于疫情的冲击,网上问诊的用户增长了很多,不少平台也开始做互联网医疗产品。一个好的医学科普是怎样炼成的呢?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一起去看看互联网医疗的流量之门。
新冠疫情的催化,使得互联网医疗产业的信息和服务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传播,随着一些老年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习惯培养,各类健康APP的使用时长也呈爆发性的增长,整个国民的基础健康素养也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
由于线上的健康需求量增大,这也反向使得更多的医生朋友开始真正拥抱互联网,加入了互联网医疗的大军,加速了整个产业的核心医疗资源的注入,包括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医药电商,健康保险等等这一系列的业务都蓬勃发展,而其中还有一脉,也是我现在高度关注和看好的,就是医学科普的市场。
根据腾讯内部发布的一组数据2020年底至2021年Q1季度,观看过医疗科普短视频及直播的用户数已经分别达到8.73亿、6.17亿人,也即92%的互联网网民已经有看医疗健康类短视频和直播的经历,所以未来医学科普这一条赛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必将成为线上到线下超大患者流量入口,当然谁能把握住这个口,更多考量的就是做医学内容的能力了。
那么问题来了,内容能力怎么去锻造,更多来自于实践和反思,我会就着下面3个问题依次做分享和解答,用户为什么要去看医学科普?谁会去主动看医学科普内容?什么样的医学科普才是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
一、用户为什么要去看医学科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患者的诉求,患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病给看好,而不是为了去看科普而去看科普,之所以看科普更多是辅助他们了解疾病的概况,因为医疗行业的信息是十分不对称,优质的科普可以帮助其找到信任的医生,决策合适的治疗方式,指导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
如果一个用户没有病或者身边的亲人没有疾病的话,他自己大概率不会主动去搜索这些内容去刷屏。所以看医学科普,一定不是纯娱乐化的杀时间,而真正要去帮助用户解决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
二、谁会去主动看医学科普?
在我看来精准的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患者,主要就是为自己而看和为身边的人看,一共细分下来可以有4类:
1. 预备患者这一类是指自己身体已出现过一些异常症状,需要查明和了解原因,或者需要找到治疗途径的用户,比如我最近晚上失眠,我可能就会通过这个症状,去网上搜索查询改善失眠的治疗方法;比如我最近老是饭后打嗝,就会去网上关注个消化科的医生,看一下他的对症科普。
2. 确诊患者这类是指去医院做完检查之后被正式确诊为某一类疾病的人,注意这里已不是症状了,可能是确诊了具体的疾病名称,比如反流性食管炎,2型糖尿病等类型的患者,他们会通过网络搜索疾病确诊条件,来判断是不是误诊了,又或者是搜索了解一些新的治疗方案,看是否有可能和医生一起协作,改善自己的治疗效果。
3. 亲属患者这类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去看,大部分情况是家里人或者身边人发病,出于对他人的关心,比如生病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闺蜜好友等,这一类一般可能会涉及到就是疾病的治疗方式,就医导诊的攻略,心理抚慰技巧等内容,他们也是医学科普需求的主力军。
4. 风险患者这一类担心某些疾病遗传或传染属性,就去主动搜索该疾病,了解和预防发病的风险因素。
比如常见传染性的疾病乙肝、幽门螺杆菌以及现在全世界都关注的新冠肺炎;再比如带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如某些癌症(乳腺癌、宫颈癌),慢病(糖尿病、高血压),他们是是最有前瞻性的人,也是健康素养较高的一群人。
最后还有两类人,他们对医学科普诉求没有那么精准,但是却也是受众。
一类是偶然在抖音、快手刷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泛健康领域的内容,会驻足停留完成观看,大多数如果内容没有吸引力则是瞬间刷走,这一类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健康及亚健康人群了,不过换个视角来说,人只要活着,迟早都会生病,这个是必然的规律,如果能在早期给他们建立认知,在后续生病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就能想起你。
还有一类,由于医学目前的研究已经到非常细的分子领域和基因领域去了,而且每一项科研周期性都特别长,所以科研人员一些重大指南的更新都比较久,可能4,5年才会更新一次,这就导致有些患者看完医学内容之后,发现都趋于同质化,这样也会降低他们后续对医学科普的需求度,这一类我们称之为资深患者,是另外一种“久病成医”的极端的表现。
文章来源:《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hkhtyxzz.cn/zonghexinwen/2021/0523/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