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首届致远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6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首届“致远”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开幕式在闵行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致辞,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副校长奚立峰,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以及有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优秀青年教师代表邬剑波在会上发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青年学者通过网络连线同步参会,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主持开幕式。
此次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打破以往由于地理位置不便而不能普及到全世界优秀人才的局限,为全球各地青年人才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打造出国际青年学者交流的“新模式”,是对学术论坛形式的一次“转型升级”,使有才华的学者都有机会“闪耀”。
论坛由校人力资源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主办,理、工、生命三大学科的14个院系承办,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燃料电池、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与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青年学者共话前沿科技热点难点问题,分享最新科学研究及实践成果。
杨振斌在致辞中表示,学校持续深化“人才强校”主战略,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才、聚才和用才。学校未来将持续实施青年人才培养“五大计划”,不断完善各类支持措施,为青年人才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阶梯和平台。交大将以求贤若渴的精神、爱才敬才的氛围,竭诚欢迎各位优秀青年学者加盟交大,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携手奋斗!
黄震、奚立峰、毛军发和研究生院院长王亚光分别就学校的人才政策、公共科研平台、科研发展布局、研究生教育做了介绍。
上海交大早在2004年就提出“人才强校”主战略,是全国最早建立长聘体系的高校之一、也是最早实施分类发展改革的高校之一。在人才培育方面,设立培养支持计划,鼓励青年人脱颖而出;在支撑服务方面,搭建一流科研平台,解决青年人才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重点关切问题。
近年来上海交大基础研究活跃度不断提升,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国际顶级期刊发文常态化,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高居全国高校首位;科研经费总量多年保持全国前列,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研究基地和智库。在空间探索、人工智能、燃料电池等国家重点工程和经济发展热点问题上不断突破创新,连连佳绩。
尖端的科技平台对科研能起到服务支撑作用,上海交大现有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分析测试中心、超算平台、AEMD平台、实验动物中心等公共科研平台。它们功能强大、技术先进,能够面向众多学科、满足不同的科研需求,是实践学科融合、开展交叉研究的重要载体。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硕士点56个、教育部A类学科25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7个,是全国首批学位授权审核单位。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的综合改革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学生的学术志向和创造能力,成效日益增强。
樊春海是学校按需设岗、精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校第二年即成功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分享个人求学以及工作经历时谈到“学科交叉融合始终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大力推动理工交叉、医工交叉、医理交叉,促进学科间的多维融贯、产学研结合,是樊春海这样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沃土,很多重大创新成果在此诞生。
邬剑波是学校公开招聘,竞争入职的优秀青年教师,在学校“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下,仅用4年时间就破格晋升长聘教职岗位,邬剑波秉持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信念,扎根交大、放眼世界,在创新型能源材料领域走得坚定而又自信。
学校完善人才队伍发展支撑体系,出台多项人才培养计划,为青年人才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阶梯,这使很多像邬剑波这样“快速成长”的青年才俊不断涌现。
开幕式后,与会青年学者将加入分论坛,参与在线探讨与交流。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将继续为海内外优秀人才打造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优质科研平台,促进青年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和深度合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文章来源:《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hkhtyxzz.cn/zonghexinwen/2020/0708/353.html